王雪雁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省在十一五取得辉煌成就,但也应看到我省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根本破解,发展的内生动力仍然不足,实现科学发展任重道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十二五时期我省为什么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获得持久发展动力
经济学告诉我们,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并非一回事。经济增长直接表现为GDP的增加,但经济发展不仅表现为经济规模的扩张,而且更表现为经济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快”是十一五时期我省经济发展的最大亮点,最大成就。初步预计,2010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500亿元,比2005年增加4880亿元,年均增长14.7%,增速比“十五”快4个百分点;人均GDP达到31000元。十一五”的五年时间,相当于再造了一个“新吉林”。但我省经济的变化还更多地体现在“增长”层面上的变化,发展的质量效益并不高。
一是快而不大;虽然近几年我省发展速度很快,但放眼全国我省经济总量仍然相对较小,没有改变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省GDP占全国比重2%左右的局面,2006-2009年我省GDP占全国的比重为2.03%、2.12%、2.13%、2.15%;也没有改变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省GDP排在全国20位左右的局面,2006-2009年我省GDP居全国第22、21、21、22位。且我省与发达省区的差距仍在拉大,2009年我省GDP仅为广东的18.4%、江苏的21.1%、山东的21.3%、浙江的31.5%、上海的48%。即使与邻近的辽宁和黑龙江省相比,2009年我省GDP仅相当于辽宁的47.8%,黑龙江的86%。
二是快而不强。区域竞争力取决于区域企业的竞争力。我省支撑产业发展的强势企业和大企业较少,2010年进入中国500强的吉林企业只有5家,且多数排名靠后,即一汽集团(21位)、通钢集团(262位)、亚泰集团(373位)、红嘴集团(422位)、吉粮集团(437位)。而进入中国500强的山东企业有56家、江苏49家、浙江46家、广东34家,邻近的辽宁有18家、黑龙江6家、内蒙古6家。
三是快而不富。我省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比较低,经济增长中存在“三个不协调” 一是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增长不协调。经济增长对居民收入增长的带动力弱。2009年我省经济增长13.3%,排在全国第8位,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9.17%,农民纯收入增长6.8%,居民收入增长明显赶不上经济增长的速度;2009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06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169元,排在全国第22位;2009年城镇职工平均工资为26230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506元,排在全国第29位;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排在全国第10位,但增幅比全国低1.5个百分点;二是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不协调。2009年我省城镇就业水平为39.17%,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63个百分点。农民进城打工多为季节性短工,就业不稳定。三是经济增长与财政收入增长不协调。2009年我省财政收益率(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6.76%,全国平均为9.72%,辽宁为10.56%,黑龙江为7.74%,内蒙古为8.75%。
目前制约吉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就是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也是十二五时期国内各省区竞争的焦点所在。可以说,谁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转得快、转得好,谁就赢得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谁就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拥有更强更持久的发展的能力。十二五时期我省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要使吉林在新一轮发展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脱颖而出,就必须积极顺应形势的深刻变化,加快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二、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难在哪里?——体制机制束缚
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健康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是三驾马车协调拉动的结果。我国经济增长长期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而我省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单一,即投资拉动,消费和出口严重不足。消费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正常应在60%左右,2008年中国居民消费率(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为35.3% ,我省为26.3%。我省近年来经济快速增长主要是依靠投资拉动实现的,2004-2009年,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分别为:7.2 7.6 9.2 9.6 9.0个百分点,2009年投资率超过90%。但与此同时我们发现投资产出效果系数却在显著下降。2009年投资产出效果系数我省为1:0.99;全国平均为1:1.49。如果按全国投资产出效果系数1.49计算,我省2009年7259亿元投资应形成10800亿元GDP,实际只形成7203亿GDP。促进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是要加快调整失衡的需求结构,而突出的困难在于抑制过度投资和扩大消费需求。
抑制过度投资难在哪里?过度投资与地方政府追求GDP同出一辙,有其深刻的体制性原因。
一是现行的财税体制。现行的财税体制源于1994年分税制的改革,实行分税制后最大难题是中央和地方在财权和事权上的不对等,地方政府财权有限,但承担的事权大多具有“一票否决”威力,地方政府不得不患上“招商、土地财政依赖症”。
二是干部考核制度和评价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肩负重要的领导地方经济发展的责任,上一级政府对下一级政府及领导班子和官员的考核倾向于一些简单的易量化的经济指标,如经济总量(GDP)、经济增长速度、财政收入、招商引资、投资数量等等。考核结果决定地区在全国的地位,决定官员个人的升迁和命运。干部考核制度和评价体系就像是一个指挥棒,导向哪里地方政府和官员就冲向哪里。
三是资源性产品价格扭曲。现行的资源价格不尽合理,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还不能完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以及环境损害成本。企业总是能够轻易获得廉价生产要素并赚取高额利润,不利于资源合理配置、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也不利于对破坏环境或高耗能的企业的限制。
扩大消费需求难在哪里?扩大消费需求的条件有二:一是有能力消费,二是敢于消费。“能力”取决于城乡居民收入,“敢于”则取决于社会保障制度。当前我省消费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居民收入水平低,社会保障不足,城乡社会保障未达到全覆盖,低收入和困难群体数量较大且各项保障标准低,失业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等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我省居民收入低根源之一是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偏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居民内部不同
群体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居民收入低根源之二是就业不充分、创业不足。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是社会就业的主渠道,我省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滞后,2009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只有48.4%。不仅与南方发达省份存在较大差距,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9年末,我省私营企业11.16万户,全国各省区平均为21万户,辽宁为27.6万户。民营企业户数不足江苏的1/8、广东的1/7、浙江的1/6。民营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经济发展环境,特别是软环境,民营经济发展中的中梗阻现象反映了我省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上的问题。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根源于二元结构体制。我省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比较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到2009年已经扩大到8740.27元。2009年我省城镇化率为53.3%,2005年至2009年,我省城镇化率仅上升了0.78个百分点,而全国上升了3.6个百分点。城镇化对消费影响极大, 2008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3661元,城镇居民为8869元,地级市为10599元,36个大中城市为14326元,可见从乡进城消费明显增加。
投资需求难以抑制和消费需求难以扩张的背后是深层次的体制问题,可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难在体制机制,没有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就难以真正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哪里突破?——改革体制机制
经济发展方式难以转变根源在于体制机制,深化改革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动力和根本途径。十二五时期对阻碍我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各种利益关系要进行大胆调整,切实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要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努力形成有利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
改革国民收入分配制度,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提高“两个比重”,即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职工要加薪,企业要盈利,两全之策是政府要适度减税。没有政府的适度减税,提高“两个比重”无异于“画饼充饥”。
改革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推进我省城镇化进程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的必然选择,要积极稳妥推进吉林特色的城镇化。在实践中要走出城镇化认识的误区,误区一:城镇化=农民进城;误区二:城镇化=城镇建设与扩张;误区三:城镇化=越快越好。不能使城镇化误入歧途,即“被城镇化”。推进城镇化首先要改革户籍制度,首先,要解决那些常年在城里打工,有固定工作和固定住所而又没有户籍的人们,让他们融入城市,和城里人一样工作和生活,享受同样的权利和待遇。第二,当前首要的是要引导农民工在中小城市和大的集镇安家落户。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十二五时期财税体制改革要理顺中央和地方关系,实现各级政府事权与财权相匹配。探索的改革思路是一级政权、一级事权、一级财权、一级税基、一级预算、一级产权、一级举债权,把资源税、房产税、环保税、遗产税等地方享有较大比例的税种明确下来,扭转财政畸形局面。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主要有四:即保证国家安全、维护司法公正、提供公共产品和救助贫困人员。在明确界定政府职能的基础上,实现政府转型,从主导经济增长转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和创造良好市场环境,更大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十二五时期要重点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规范行政权力,提高行政效率,为经济主体打造创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改革干部考核制度和评价制度。要通过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引导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把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来,使之真正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风向标”。
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改革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形成阶梯式价格。政府保障最基本的需求,即群众最基本的需求价格较低,超出的非基本需求通过多样化、多层次价格满足,例如阶梯式的水价、电价等。
(作者系吉林省委党校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