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基层调研时了解到两件事。一件是某省前两年开始搞林权改革,把山林由集体经营变为农户个体经营,以利于更好地保护山林。但是,林改后反而出现了更严重的砍伐山林问题。基层的同志经过调研了解到,多年前,该地已经搞过一次山林承包,后来在没有说明原因的情况下,又将山林收归集体。这样一来,在承包时砍树卖钱的农户占了便宜,老老实实养护林木、有长期打算的农户吃了亏。于是,这一次林改,林权一到手,农户便赶紧砍树,生怕哪天改回去了再吃亏。另一件事是正在推行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按照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规定,45岁以下的农业人口,最少交纳15年的个人部分后,到60岁才能享受农村养老金。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许多农民却不乐意,他们提出只要求拿国家和集体给韵那部分,而不出个人应交纳的那部分。在他们看来,15年的变数太大,怕政府变卦而享受不到养老金。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现象?原因恐怕是复杂的,但归根到底是决策与执行决策中出了偏差。从大的方面讲,某些地方政府执行政策时左右摇摆,是造成民众无所适从并最终使自己失信于民的根本原因;从小的方面讲,不少干部在执行政策时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造成民众对政策出台的环节和执行政策的环节产生双重怀疑。但是,不管是什么原因,有一点可以肯定,公信力是最经不起折腾的。
(摘自2010年2月1日《学习时报》,万晓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