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伟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新农村建设任务较重。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的思想,充分运用经济手段,以金融造血替代财政输血,全省金融机构加大了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创造性地开展一系列金融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吉林省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并在农村地区逐渐形成了良好的经济金融生态环境。但现有农村经济格局与金融格局仍然存在着不相适应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村金融市场资源配置问题表现相对突出。分析原因,主要是由市场经济规律和农业自身弱质性造成的。同时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风险相对高,外部资金很难流入,且自身积累资金的大部分又通过其他渠道流向工业领域和大中城市。在这种情况下,改善农村金融市场的现状就显得尤为迫切。笔者认为需要构建有效扶持和保护“三农”发展的资金配置机制,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构建农村金融市场的财政投入机制
财政投入在整个支农体系中应起重要作用,健全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机制是优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重要方面:一是坚持支农投入与减轻农民负担并重。随着经济的发展,不仅要增加财政支农资金总量,而且要提高其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形成国家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业返哺农业。二是合理调整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方向。财政支农资金应逐步退出一般经营性和竞争性领域,重点支持大中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重大或重要农业科技项目,扶贫开发、生态保护和建设、重要的农业公共服务体系以及农村公共事业等事关农业和农村全面发展的项目。
(二)构建资金回流农村的信贷投入机制
信贷投入在整个支农体系中应起主体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金融在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些年呈弱化趋势。改变这种现状,应对政策金融、商业金融、合作金融重新进行功能定位和调整,以强化农村金融体系整体功能,形成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合力。要拓宽农业贷款投入,商业银行,主要是农业银行要改变在农村的基层网点存多贷少的情况,下放贷款权限,增加农业贷款额度,重点满足农村个体私营大户和乡镇企业的资金需求;农村信用社要改善服务手段,增强服务功能,要真正发挥好农村经济主力军的作用,大力推广“小额农户贷款”等;农业发展银行当前应围绕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适度拓展信贷支持范围和领域。同时注意把握好政策性金融的功能边界。政策性金融作为对“市场失灵”现象的一种纠偏机制,它只能并且必须存在于商业金融和合作金融不愿做或难以做、但又能收回贷款本金的信贷空间,既要防止混同于一般金融中介,包揽应由商业金融或合作金融发挥作用的项目;又要防止混同于财政,包揽应由国家财政无偿扶持的项目。
(三)构建农村金融市场的导向激励机制
财政资金、政策性信贷资金是有限的,要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和农村资金短缺问题,还必须发挥财政资金、政策性信贷资金的政策导向和典型引导作用,综合运用担保、税收等经济手段,构建导向激励机制,引导商业银行、合作金融和其他社会资金流向农业、农村,并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主渠道。一是发挥政策导向作用。通过财政资金、政策性信贷资金的先期投入,一方面体现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扶持意图,促使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提高农业综合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优化投资环境,弱化投资风险,增强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或其他经济主体的投资信心,诱导更多资金流入农业和农村。二是运用信用担保机制。这是直接贷款扶持方式的一种补充,是发达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通常采用的、有效动员商业性金融或其他社会资金流入农业领域、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以国家信用为基础,应针对目前商业银行顾及贷款风险而不愿介入农业领域,农民或农业企业因经济实力不足而担保难、贷款难的实际问题,积极开办贷款担保业务。通过为能体现国家政策意图的农户和中小企业贷款提供信用担保,促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改善农村社会信用环境,为商业性信贷资金投入农业和农村创造条件,推动更多的社会资金流入农业和农村。
(四)构建农村金融市场的循环、监督机制
农村资金外流的一个重要渠道是邮政储蓄。邮政储蓄只吸收存款而不发放贷款,像“抽水机”一样把农村资金抽走;农业发展银行只发放贷款而不吸收存款,可通过二者功能的互补实现农村资金的回流。目前较为可行的办法是用邮政储蓄购买农业发展银行发行的金融债券,使农业发展银行有一个比较可靠、稳定的资金来源,保证外流农村资金重新回流到农业和农村,形成资金良性循环机制。国家在加大支农资金投入的同时,必须建立健全资金使用和管理机制。比较现实的选择是把国家对农业的政策性补贴和各种形式的支农资金全部归口农业发展银行统一监督拨付、统筹管理,以确保专款专用,严防挤占挪用,使支农资金更好的发挥整体功能,产生最大的使用效益。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本文不代表作者所在单位意见,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