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学会章程 学会大事记 辅政建言专报 政府科学管理 政务论坛 公共管理课堂
首页 > 调研成果
 

建立电子政务评估制度的动因

     
 

张锐昕

  政府绩效管理是现代政府采用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政府绩效评估制度是这种管理模式下的一项有效的管理工具。正因为这一工具对提高政府绩效会产生重要的作用和效力,各级政府在承担电子政务这样一个累计投资巨大、内容纷繁复杂、服务对象广泛、战略地位重大、触及“灵魂”变革的社会化系统工程时,就应当引用这种工具手段,即建立电子政务评估制度,对自身的电子政务实施状况进行考评,以制度机制来规范和引导电子政务建设工作,逐渐构建起有效率的电子政府。鉴于目前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还缺乏统一标准、法律规范和监理机制,以及普遍存在着体制滞后、部门分隔和权力利益纷争等障碍因素,使得各级政府在推行电子政务时常常出现各自为政,重复建设和跨越职能的流程再造艰难等状况,一些学者已着手研究如何实施对电子政务绩效的评估,而作者提议应进一步建立电子政务评估制度,用制度约束政府必须以过程和结果为导向来确定建设内容,保障国家信息化战略得到有效执行,电子政务取得实质性成果。本文拟从电子政务评估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和作用入手,阐释提议建立电子政务评估制度的动因。一方面是要强调电子政务评估制度引用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为最终引入电子政务评估制度,并尽快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评价与比较各级政府和部门的电子政务发展状况的理性化、标准化的评估指标体系等提供理论准备和支持。另一方面,是要促进各级政府和部门加深对自身电子政务发展状况的认知,增强推行电子政务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树立效益意识,将管理电子政务的焦点转移至电子政务运作的结果,更科学合理地开展建设工作,充分利用电子政务在完善公共服务和提高政府绩效方面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实现电子政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建立电子政务评估制度的必要性

  电子政务评估是从多角度对各级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状况进行评估,内容可包括从电子政务的发展环境到投资,从规划、设计、实施到维护的全过程的一切投入和产出的评估,本质是谋求用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的绩效。电子政务评估的主体既可以是政府,也可以是公众、第三部门(特别是咨询公司),即既可以由政府设立专门领导机构对电子政务绩效做出审查和测量,也可以依靠公众或委托第三部门等对电子政务绩效做出比较和评价。电子政务评估制度建设是要政府把评估作为一项制度安排固定下来,这样,只要辅以得力的领导机构去组织实施,制度规定就能落到实处,发挥其应有的法律效力,从而达到电子政务建设的预期目的。归纳起来,建立电子政务评估制度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电子政务评估制度是保证国家信息化战略目标实现的有效手段

  进入21世纪,以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发展水平为主要特征的全球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信息化程度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成为争得经济和社会发展先机的关键,各国都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国家战略,我国已把信息化定性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1],要“政府信息化先行,带动整个信息化发展”[2],“把电子政务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信息化工作的重点”[3]。在2002年,推行电子政务”还被写入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这些都说明电子政务是涉及全社会各领域各层面的国家级重点战略项目,成败攸关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和国家兴衰、民族兴旺,必须尽全力建设好

  但是,要建设好电子政务并不容易,其中蕴含着极大的风险性。“据StandishGroup的报告,美国2002年所有的政府和企业的信息技术项目中,就‘预算’、‘功能’及‘按时完成’三个指标进行评估,大约只有29%算是成功的,22%的项目被撤销,其余的项目只能说是部分成功,不能完全按上述三个指标完成。”[4]这一报告结果显示,即使是像美国这样拥有世界上最好的信息技术队伍和性能优良的信息技术及产品的技术强国,要获得信息技术项目的成功也是很难的。何况电子政务项目并不是一般的、纯粹的技术项目,它的建设势必涉及到政府管理体制变革与创新等难点问题,其涉及面、复杂性和困难度非一般项目可比,保证其战略目标实现非常不易,何况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政体、政府职能、城市功能及文化背景等相差较大,他们的成功做法无法照搬,需要政府“从宏观层面对电子政务作整体的评估和把握,才能为政府提供宏观决策的支持”[5]。这样,政府才能制定好中、长期的宏观的电子政务战略规划,控制好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保证国家信息化战略目标的实现。所以,电子政务评估制度建设尤为重要。我们可以以制度建设制约各级政府对电子政务做大范围的、宏观层面的评估,比如,在我国与他国的电子政务的功能度(技术层面的由易到难)、复杂度(信息交互界面的由低到高)和成熟度(面向用户方面信息服务提供的比例和水平)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学习他国的经验和长处,避免走他们走过的弯路;在我国各地区的政府和部门之间的电子政务的发展环境、投资收益、发展状态和发展过程,以及整体发展情况的对比中,我们可以了解各地区之间的差距,弥合地区间的“数字鸿沟”,消除政府中的“信息孤岛”,确保电子政务的均衡发展。总之,通过建立评估制度,政府可以针对电子政务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调整自身的发展规划和战略,保证国家信息化战略目标的实现

  2.电子政务评估制度是政府组织领导电子政务建设的自然要求

  政府推行电子政务的目的,是要实现一个适应科技和社会发展潮流,具有更高效率、更好服务品质和更低行政成本的政府,这也是电子政务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在需求。于是,为了保证这些目标的实现,政府的行为选择,反映在电子政务项目建设过程中,是要保证政府自身全程参与,并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和发挥主体作用;反映在电子政务项目投入运行后,则是要维护电子政务系统的正常运转,保证网上所有政务功能运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高电子政府的绩效。

  由于电子政务建设内容既涉及政府部门内部和部门之间的联网办公,也涉及政府部门与企业、公众之间的网上双向交流,既关系国计民生,又依赖信息技术、互联网与政府的深度结合,所以,每一项电子政务的实现,都需要有法律、行政、法规、社会、政治等各个方面的、综合的考虑和推动,有赖于政府工作人员的观念意识、工作态度、科技素质和操作能力的提高。为统筹协调好各项政务以及与之相关的信息、流程、机构、人员、管理、成本、资金等,政府需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以加强对电子政务的组织领导。于是,当各级政府部门在组织领导电子政务建设中遇到一些困难问题需要通过控制绩效来加以解决时,政府部门自身借助于领导者的推动就会自发地实施绩效评估。在这种情况下,绩效评估其实是政府管理的一种自然要求。评估从表面上看是一个检验体系,而事实上更是一个指导体系。有了这样的体系就能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3.电子政务评估制度是保证电子政府秩序的重要工具

  政府应时时刻刻把确保社会政治稳定放在突出位置。信息技术可以为政府所用,但它本身并不能保证一定被用于有利于稳定社会政治秩序的目的。互联网自身的技术特征使政府在保证电子政府的秩序方面面临着以往技术条件下未曾有过的困难。由于互联网上的信息传播不分民族、种族和国家,没有空间的限制和国界的壁垒,于是,传统的与土地密切相连的国家疆界和国家主权行使空间被打破,网络时代的国家主权行使空间在领土、领海、领空之外又加上电脑空间,各国被愈加紧密地联结在一起,都回避不了网络环境,不能脱离于互联网之外求取独立发展。然而,互联网是美国人发明的,并由Internet Archetecture Board主导和负责管理,有关互联网的未来发展政策问题是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负责,它直接左右着互联网未来的发展方向,要想取得一个互联网上的国际域名或公网上的IP地址[6],需要向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的Internet信息中心提出申请,它要求所有人上网的前提是必须遵守美国人业已制定的互联网上的统一的运行规则,符合网络通信协议。还有,互联网的服务器是美国的,防火墙是美国的,操作系统也是美国的,核心技术都掌握在美国人手里,这些共同营造了美国的信息“霸主”地位,使美国占尽先机,并做出符合美国自身利益的行为,同时也决定了像我国这样的信息技术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在技术上要受制于美国,在竞争中要依赖美国。随着各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逐步开展和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国政府和社会管理愈来愈强烈地依赖互联网和信息,而社会如此大规模地由一种极易受到普遍故障、错误、破坏和犯罪企图影响的技术控制,一旦出现问题,社会秩序就会被搞乱,政治秩序与政治稳定就会受到影响。可见,在信息时代,政府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难度已越来越大。为在网上维护国家主权、民族利益、信息安全和行政秩序,非常有必要对电子政务的运作秩序、安全因素和应变能力等状况进行评估,以查找威胁电子政府秩序的因素和漏洞,帮助政府加强“网络国防”,规范和制约网上行为,调整网上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维护网上秩序,把互联网的自由控制在政府的许可之下,把电子政府建设和网上民主发展纳入法制轨道,以尽可能地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7]。可见,建立电子政务评估制度是保证电子政府秩序的积极策略。

  4.电子政务评估制度是促进政府管理变革的动力机制

  各国发展电子政务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世界范围内政府转型和政府改革的强烈需求,以及政府参与全球竞争中亟需提高竞争力和要求与国际管理接轨的情势逼迫。在世界范围内的政府改革普遍遭遇困境的情况下,很多国家政府寄希望于通过电子政务达成的技术规制来实现再造政府的目标电子政务达成的技术规制主要表现在促进行政理念的转变,引发行政制度的创新、办公模式的再造、管理流程的重塑和组织结构的调整等方面,即以政府改革为基础,以服务公众为核心,借助信息技术进行电子政务改革。

  因为电子政务要实现的是“一站式”办公和“一条龙”的事务处理和不受时空限制的“无缝隙服务”,这就要求政府各部门必须抛弃部门利益,协同工作,对原有的政务流程进行再造。由于再造过程同时是利益再分配的过程和各部门职能转变的过程,促使政府改革自身必须有强有力的政治推动和有效的外部约束。电子政务本质上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大创新和改革,不是单纯的技术项目,它的建设不仅需要技术基础,需要公众基础,更强调提供政府基础,需要政府加大力度进行管理流程的梳理再造、组织结构的优化重组、职能的重新确定和体制的创新等一系列适应性变革,来实现一个无分界线的无缝隙组织,为推行电子政务提供前提条件,因此,与电子政务建设相伴的变革震荡是不可避免的。于是,政府通过强势的政治推动来逐渐解决建设中遇到的矛盾问题的过程,就成为政府渐进式变革的过程,电子政务与政府变革必须始终相伴而行,所以说,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变革的动力源泉。为保证政府的柔性化变革和不产生大的冲击和震荡,政府必须充分预期电子政务推行后社会的承受能力和各项措施之间的协调配套,通过及时、准确地评估电子政务,并分析电子政务的评估结果,来掌握我国电子政务的实现程度、发展状况、世界排名、发展程度等,使政府有效地监控信息化工作,及时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保障行政体制改革平稳顺利地进行。可见,建立电子政务评估制度可成为促进政府管理变革的动力机制。

  5.电子政务评估制度建设缘于巨大资金投入后的效益回报要求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据世界银行估计,仅仅在发展中国家建立适当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就将需要3000亿美元投资。据估计,我国在政府上网工程建设中,至少需要建设6000个网站,如果每个网站的建设费用按平均50万元计算,每年运营费用按平均10万元计算,此项工程将至少带来30亿元投资和每年6亿元的费用开支[8]。“据悉,仅中央政府层面的电子政务建设投资至少10亿元以上”,“中国各级政府IT设备采购迅猛增长,总金额达到283亿元”,“未来5年,全国电子政务市场将达2000亿元”,“各地用于电子政务的预算加起来达上万亿元”[9]另据测算,如果北京市的政府工作人员每人每天上网一小时,一年就要5000万元,扩展到全国,将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据了解,北京市政府已经决定在未来5年中投资300亿元用于信息化建设。与此同时,北京电信将在7年内每年投资70亿至80亿元,用于北京市基础设施和奥运通信网络建设,7年累计投资将超过550亿元[10]。据赛迪顾问统计,2002年上半年,中国政府机构电子政务建设软件投资额为21.1亿元,占软件总体市场的比例为14.7%。还有统计表明,2001年我国政府电子政务采购额为280亿元,2002年达到350亿元,年增长率近25%[11]“投资规模上看,2003年全国各级政府用于电子政务建设的资金总额超过300亿元,与2002年相比呈大幅度增长之势,而规划中和正在向国家申请的建设资金高达千亿元以上。”[12]且在电子政务工程建设巨大的先期投入之后,在一段时间内,政府用于电子政务运作的行政成本还有不断攀升的趋势。据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微机系统分会透露,为加快电子政务发展速度,在今后五年里中国信息化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将达到一万亿元[13]。由以上数据可见,“人们对这项建设尚缺乏理性认识”[14],加之电子政务建设“事关数千亿的投资状况,中国政务宏观管理监督部门和各级政务的具体实施单位都感受到对电子政务发展进行评估的迫切需要。”[15]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一项研究成果表明:这些年来由于电子政府的加速发展因特网给美国人带来的成本节约高达每年2000亿美元,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2%,每年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0.4%[16]。可见,电子政务可以带来突出的经济效益,高投入应该带来高产出。但是,由于电子政务项目所具有的政治性、行政性、公共性等特征,使我们并不能完全按一个市场化项目的评估标准来衡量电子政务的投入与产出,而需要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综合考虑电子政务的绩效问题,即电子政务创造的效益是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和。这为有些政府或部门掩盖其低效益和粉饰其政绩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有机可乘的原因就在于社会效益的可测量性本来就弱,很难对电子政务的社会效益做出客观、准确的测量。有鉴于此,政府应该做以下工作:首先,在设定电子政务目标之时就考虑目标的评测标准,提高目标的可测量性;其次,对于不直观的电子政务的社会效益,应该提出一些直接或间接的统计与调查办法,如用户满意率调查、运行数据统计等等,通过某些正面、侧面的方法测出效果来政府寻求有效的测量方法来评估社会效益的努力会引导电子政务走上重效益的轨道,指导电子政务应用的健康发展。最后,对于投资巨大、事关全局的电子政务建设项目,政府还应指定责任人,使其为项目的后果承担责任,以充分减少或防范投资风险。上述这一切都需要各级政府建立电子政务评估制度来提供保障。

二、建立电子政务评估制度的作用

  ⒈帮助政府加快政府管理变革,不断追求新的、更高的发展目标

  2003年联合国发布了对191个成员国电子政务的测评结果,结果显示中国排名第74[17],这大体反映出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与美国等排名靠前的国家相比,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差距很大,电子政务管理者的责、权、利的规定还未明确,应用有很多还流于形式,“重硬件轻软件,重开发轻标准”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政府在构建电子政府时所面对的困难,不只局限于信息技术应用层面,还与现行法律、相关政策、制度安排,以及现实政府的管理体制、管理组织、管理方式、工作作风、人员素质等诸多方面因素密切关联,这使得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矛盾、冲突和变革在所难免,需要政府加大力度推进政府管理变革。按保守的估计,未来5年内在电子政务快速发展的支持下,政府管理体制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每年至少也有1~2个百分点[18]。各级政府应通过彼此间的比较和评测,来学习和借鉴相互的经验,坚定变革的信念,用永不满足的工作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来推行电子政务,力争为政府管理变革做出切实的贡献。当然,是否达到一定指标只是衡量电子政务建设的成果,并不能代表电子政务的目标的实现。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应成为促进政府管理变革的经常性工作,帮助政府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改革措施,以使我国的电子政务拓展的广度和深度随着政府工作目标的提升而不断加强,帮助政府树立新的、更高的发展目标,使电子政务沿着健康、正确的轨道前行。

  ⒉帮助政府合理定位电子政府的角色,使之与现实政府协调配合地工作

  电子政府是未来政府管理和服务的基本方式和必要工具,是行政信息快捷的传输途径和发布平台,是行政管理科学化、民主化、现代化和信息化实现的基础依托和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运用信息技术建构一个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的电子化的虚拟机关,使大量繁杂的行政管理事项和日常事务都通过设定好的程序在网上实施,以改进政府组织,重组公共管理,重新确定政府职能。如此,电子政府的本质是现实政府的一种管理模式,它虽然在网上以政府的身份出现,代表政府行事,与现实世界发生着真实而复杂的互动关系,但是,它必须依托于现实政府这个母体才能以“政府”自居,拥有长久生命力,并承担起政府职责。认识到这一点,就将明晰电子政府与现实政府之间是相互补充,彼此促进的,电子政府绝对不能独立于现实政府之外而谋取自主发展,它不可能完全替代现实政府。如此,电子政府是现实政府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秉承政府管理的一般原则和思想。理解了电子政府在现实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就能给它一个合理的定位,处理好电子政府和现实政府之间的关系,使电子政府的网上职能和现实政府的网下职能并行不悖,合理衔接,职责清晰,权责一致,协调配合地工作。

  ⒊帮助政府提升信用,使之成为令公众满意的政府

  政府信用是指政府组织机构对外承诺以及实践承诺的程度与水平。它是国家信用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社会信用的基础和前提。由于政府自身具有公共性,政务具有公共性,电子政务也同样具有公共性,表现在面对电子政务,每个公民都有平等的参与权利和享受服务的权利;表现在电子政务服务内容,都是公众需要和要求的事项;表现在电子政务服务对象,主要体现为政府对企业和公众的服务;表现在电子政务运作过程,主要是政府与公众的互动过程。

  电子政务的公共性使得电子政务的实施对政府信用提出了严峻挑战。电子政务是“以网络为工具,以用户为中心,以应用为灵魂,以便民为目的”。其中,用户是核心,便民是根本,电子政务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在大大提高政府办事效率的同时,大大改善政府的服务形象。由此可见,电子政务的实施有助于建立健全政务公开的信息平台,提高政务信息的透明度,这对于健全社会监督网络、强化政府的政策信用、执法信用和服务信用,对于改善政府形象,加快公开、透明、规范、高效的诚信政府建设,帮助政府成为令公众满意的政府,都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帮助政府提高工作绩效,使之成为高效政府

  电子政务对提高政府工作绩效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信息的利用效率、办事效率和提供先进的管理工具等方面。首先,政府是信息资源最大的拥有者和提供者。一个政府的信息化水平和信息处理能力是衡量这个政府综合实力,特别是工作绩效的一个重要尺度。由于电子政务能克服各种物流障碍和组织障碍,杜绝传统管理组织形态和物质构成中强调分工所造成的部门分割和官僚主义,使信息的分配和流动渐趋合理,使社会平等地获取信息资源。还有,电子政务的直接管理方式可使信息资源加工增值,得到合理利用,从而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提高国民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更好地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此外,网络现代化的办公技术和手段,为政府管理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信息处理工具,使政府面对纷繁复杂的知识和信息,能够快速灵活地做出反应,有效地驾驭信息,从而提高了政府利用信息的效率。其次,电子政务减去了重叠、多余的机构和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带来了办公费用、人员的减少和工作质量的提高,使得人们可以从不同的渠道取用政府的信息及服务,节省了人们的精力和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再次,电子政府是有限政府,而有限政府是高效政治和有效政府的前提。电子政务促使政府实行分权或放权,建立反应灵敏、运行高效的新体制,从根本上把政府从微观管理中解放出来,从而更充分地发挥政府经济组织者和管理者的职能,提高效益,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最后,网上直接激励的虚拟领导、网上视频会议、公文快速传递等,都可以减少管理者的事务性活动,使领导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深入调查研究和处理重大问题上来,从而提高了会议效率、公文效率和决策效率。这一切使政府达到高效政府的目标成为可能。

  引导信息技术开发商和服务商的开发战略,提高国家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

  政府是信息的最大提供者和最大消费者,中国的电子政务正持续地给众多信息技术开发商和服务商带来巨大的商机,使政府成为信息技术企业的最大客户。由于电子政务的发展状况受制于我国信息技术的整体水平,为保证电子政务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政府必然对信息技术产品提出多元化需求,同时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也日益清晰,这些都将为信息技术企业提供持续增长的商业机会,亦成为引导信息技术开发商和服务商的开发战略的有力指引。通过电子政务评估报告得出的结果和结论,信息技术企业可据之不断调整自身的战略发展规划。可见,电子政务评估对于IT开发商和服务商确立发展战略无疑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IT治理专业委员会主任陈拂晓先生曾指出:“电子政务将伴随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全过程,没有制度化的安排、缺少管理机制和组织保障是不可能完成这一艰巨任务的。”[19]正因为电子政务评估制度建设是提高电子政务绩效的一项切实有效的措施,它可以制约政府去重视评估结果,激励变革勇气和发展信心,更大地提高政府的绩效,更快地进行相关变革,以更好地引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方向,保证电子政务符合公众的要求和期望,今后的电子政务工程建设提供参考和指导,所以,政府应建立电子政务评估制度,不但制约政府全面、综合、客观地评估自身的电子政务绩效,正确对待和积极采纳公众或第三部门等做出的评估结果和结论,还要将评估结果与公务员的工作业绩、工资奖金、职务升降等挂钩,采取组织性措施解决电子政务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障碍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立对各级政府的电子政务评估的共同标准有很多积极意义,包括了解各级政府对国家信息化建设的相对贡献度,建立电子政务运作岗位的评价机制等,但是,严格的评估标准和统一的指标体系也会有不利的一面,它可能会因太注重过程和结果而忽略地方政府彼此间的差异,减少各级政府推行电子政务的自主权或阻碍其积极创新,为此,政府是否应该根据地方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公务员的信息素质能力来量身订作制度,怎样保证电子政务评估制度确实能反映出绩效管理的需求,以及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培训方式来提高公务员的自行沟通、维护及修改制度的能力,等等,都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当然,在目前的形势下,设立专门的电子政务评估机构是很有必要的,而一旦有一天,电子政务评估的活动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工作内容的一部分时,专门的评估机构就不必存在下去了。

  收稿日期:2004年3月8日

  基金项目:国家十五社会科学规划基金2003年度青年项目《网络时代政府职能转变问题研究》(03CZZ010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2001年度项目《政府上网后吉林省政府的信息政策和管理策略研究》

  作者简介:张锐昕(1965-),女,吉林省吉林市人,博士,吉林大学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系主任、教授,兼任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理事、365体育亚洲华人官网副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是电子政务和科学决策。

  


  [1]引自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2]引自2001年12月25日前任总理朱镕基同志在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3]引自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中办发[2002]17号)。

  [4]王宪磊、秦海菁:基于国民经济核算的电子政务发展评估体系,王长胜主编:《电子政务蓝皮书: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9页。

  [5]同4,第27页。

  [6]Internet Protocal,即互联网协议。

  [7]此段内容参考张锐昕:信息技术对当代政治生活的冲击,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03年第3期。

  [8]未来5年中国将投资1万亿元推动政府电子政务发展,中国新闻网, http://www.sina.com.cn,2002-6-14。

  [9]姜奇平:建设有效益的电子政务,电子政务工程服务网webmaster@echinagov.com,2002-10-28。

  [10]北京将在5年内投资300亿消除数字鸿沟,转载《北京晚报》,http://www.ebomsoft.com/News/science.asp,2002-11-12。

  [11]我国电子政务高速发展今年投资将达350亿,《信息化建设》2002年第11期,第46页。

  [12]陈拂晓:从降低行政成本看电子政务的驱动力,赛迪网,2004.04.05

  [13]同11。

  [14]12

  [15]同4,第29页。

  [16]张宇贤、高辉清: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宏观效益分析,《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1月10日。

  [17]中国电子政务水平排世界第74 位居中上水平,《广州日报》2003年11月19日。

  [18]胡小明:做好电子政务效益评测,中国计算机用户-赛迪网。

  [19]同12。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来  源:
发布时间:2007-05-20 17:17 字体显示:
  发 布 人: 附  件: 打 印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365体育亚洲华人官网办公室 联系我们
技术支持:长春吉大正元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